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科技让驾考更美好

张全雷:无人驾驶汽车来了?驾校无须惧怕

点击:9074195次 发布日期:2017-10-03

摘要:今年7月5日百度AI发布会把无人汽车推向了高潮,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整个社会一片哗然、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唯独驾培人不约而同的“唱衰”。驾校真的会被无人驾驶汽车“干掉”吗?我看未必,至少十年内它还没有这个能力,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供大家参考。

一、撇开无人驾驶谈驾培

国家推行“放、管、服”服务于双创事业,当然驾培行业还不是法外之地,也是政策的惠及地,驾校放开审批权倒不是驾校BOSS们所认知的道路运输管理局自行打开的“口子”,这点我们从业者一直没弄明白。是国家治理和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使驾培行业过去的“半垄断”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假如我们驾校的经营者还天天想着政策“复辟”,只会措施驾校转型升级的良机,被市场所淘汰。

驾培,一个躺着赚钱的生意突然变的“血雨腥风”,习惯了“安逸”赚钱,一劳永逸赚钱方式的驾培人还不适应甚至无所适从,于是乎就抱怨、甚至谩骂政府“放口子”驾校多了竞争太激烈。生意的萧条,也促使各地的驾校采取了五花八门的招生、营销手段,有拼价格的、有送礼品的、也有联合招生的等等。固然,这些出自经营者本能的经营手段或固有的思维方式某种意义上讲凑效一时,但绝不是解决驾校发展的长久之计,因为我们只注重了吃止痛药而忽略了“病”本身。

唯一标本兼治的出路就是迎合市场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特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重塑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式和生产资料。过去,我们是靠“计划名额”,现在我们要靠服务质量;过去,我们在坐地等客,现在我们需主动出击,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地推、增加“销售部门”等等,把我们驾校的培训服务当成“商品”,下足功夫,多去试错,终会找到我们在新环境下的发展路子。

二、无人驾驶并非雪上加霜

在驾校之间为了生源打的“头破血流、你死我活”时,无人驾驶来了。这时整个驾培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驾培的人们都在“唱衰”驾校还有几天?在我看来,无人驾驶汽车来了既没有必要“唱好”驾校未来,更没有必要唱衰驾培行业。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在服务上却又一脉相承、紧密相连,但又不是关联产业“区块链”,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两者硬扯到一起。相反,我个人认为这种唱衰的声音是件好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热钱”对的流入方向,阻碍或减缓资本投资驾校增长的热情。

三、再来聊聊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慢,也绝非无人驾驶汽车投资者或财团等利益攸关者叫嚣的那么快,但可以肯定的是无人驾驶汽车一定比人驾驶汽车安全系数要高得多。随着人工智能、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以及大量的资金涌入“未来”一定会到来,但绝非“未来已来”。至于无人汽车是不是还需要驾驶执照现在定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使用无人驾驶汽车一定要“培训”,因为它服务的主体不仅仅是人还有整个社会安全,未来是国家强制性培训还是市场需求现在还说不好。

无人汽车绝非把电脑放到四个轮子上就可以跑起来这般简单,还牵扯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工业制造水平、电子技术水平、车联网安全技术的突破等等。汽车工业制造水平达不到,那无人汽车就是奢侈品,势必价格高昂,也违背了无人驾驶面世的意义。电子芯片是电脑的核心,电脑是无人汽车的神经中枢,有没有中国芯是一个问题,能不能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更是问题。无人驾驶汽车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大面积的应用必须依靠发达的、安全的汽车物联网技术,它不像民航、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那样,拥有权或者说控制权在政府手里,可以统筹管理,统一调度,全盘控制,如何保证整个社会的无人驾驶汽车不受黑客攻击,又如何做到一辆无人汽车失控不至于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大的命题。

总之,无人汽车从科研到产业还有很长的路没有走完,从实验室到寻常百姓家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政府如何管理交通、交通秩序如何重塑、现有道路设施如何配套,路权资源如何分配等等。以上是来自“嘻哈学车”创始人张全雷的观点,仅供参考。